深秋乌江,叠翠鎏金、风光旖旎。放眼江畔,德江县潮砥镇绿潮涌动,果满橙园;走进村寨,可见路网纵横,屋舍俨然;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不时传出当地群众感恩帮扶单位情满山乡的佳话……
帮扶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近年来,潮砥镇运用中国五矿集团帮扶契机“借梯登高”,全面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脐橙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
“别人用心帮,自己更得加油干。”潮砥镇党委书记张晓林表示,中国五矿集团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潮砥镇将感恩奋进,持续推动脐橙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管护、销售、深加工等水平,让其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出资兴基建乡村添色彩
夜幕降临,路灯渐渐亮起,村民三五成群漫步在宽敞的连户路上,感受着乡村夜晚的恬静。世居大娄山与武陵山交汇处的乌江岸上,德江县潮砥镇腾溪村的村民以前不敢想象,会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腾溪村以前叫腾溪沟,顾名思义,要想外出,就得蹚过一条条小溪和山沟。”该村党支部书记冉光霞回忆,20多年前,她从潮砥街上嫁到这里的时候,全是羊肠小道,特别是下雨天,出门就是两脚泥。
潮砥腾溪村与思南县毗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缺水严重等原因,过去曾挂名德江县深度贫困村之列。近年来,通过中国五矿集团拨付的项目资金帮扶,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到潮砥街上,现在十多分钟就可以了。”冉光霞说,在中国五矿集团的帮扶下,村里先后修建并硬化总里程达10公里的组组通路。同时,产业路、联户路也通到田间地头和家门口。
“到处都是水泥路,不光是出行方便,农业生产也很方便。”村民张喜说,五矿集团出资为村里修建4000米生产便道后,农具农资直接就可以运到地里,不仅省时还省力,现在办30亩庄稼轻松不少。
腾溪村13个村民组402户1337人,祖祖辈辈一直沿袭着“守着乌江没水喝”的艰难日子。“我挑了一辈子水,没想到老了还能用上自来水。”腾溪村腾中组65岁的陈正婵高兴地说,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陈正婵家就在房子旁自建了一个小水池蓄水。可是干旱季节,还是缺水。中国五矿集团对腾溪村进行帮扶后,在村里修建水池,同时架设1万多米引水管,实现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
“有中国五矿集团帮扶,我们发展产业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潮砥镇京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向京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改变着群众生活,也为潮砥脐橙产业发展带来福祉。
据介绍,2017年以来,中国五矿集团总投资1302.78万元,援建潮砥镇脐橙园区生产便道、灌溉系统、生物杀虫管护设施、村庄连户路、路灯、产业路、脐橙包装销售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管护、换苗补种等。
扶贫项目惠及腾溪、陈袁、新华、小溪、阡门、官宅6个村(社区)2297户1059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66户2592人。同时还修建水泥入户路12.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70盏,修建水池4座,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活水”注橙园江畔地生金
“从挂果情况来看,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新华社区脐橙产业园里,京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向京看着长势喜人的果子,难掩幸福喜悦。他说,脐橙现已成为带领全镇乡亲致富的支柱产业。
10年前,受乌江切割太深,潮砥镇山坡上的土地蓄水能力较差,一旦遇上天干之年,种植的红薯、玉米产量就会大大减产。对于从小就在乌江边长大的张向京来说,对这片土地是既爱又恨。
俗话说:思想一变道路宽。既然可以“靠山吃山”,为何不利用生态优势,换种“吃法”适应环境?青年张向京便不再种植传统农作物,转而尝试发展甘蔗、甜竹笋水果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2011年,贵州省农科院专家走进新华社区实地为其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时,在路边发现一棵橙子树挂果不错,果实口感也好,专家便依据当时的市场行情,建议潮砥镇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脐橙产业。
受到启发的张向京决定转变方向,开启德江规模化种植脐橙的先河。2011年,他率先在潮砥镇新华社区流转土地,从中国柑橘研究所重庆北碚区歇马镇引进脐橙苗,在当地规模化发展800亩。
“以前基础设施不完善,脐橙发展十分艰难。”张向京回忆道,由于部分基地水源不保障,遇上干旱年景,脐橙产量就会大打折扣,好在通过帮扶单位的倾力相助,解决了产业基地好多关键性的难题。
2017年,定点帮扶德江县的中国五矿集团,在消费扶贫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精准发力,向脐橙产业园投入资金,帮助其修产业路、建蓄水池、铺设水利管网等,为脐橙旱涝保收注入新活力。
经过帮扶“活水”的浇灌,张向京牵头成立的合作社现已发展脐橙4200亩。如今,潮砥镇在小溪、新华、石板等16个海拔600米以下村、社区建成绿色脐橙产业基地1.3万亩,占全县脐橙产业的40%以上。
“以前没有包装设备,每年压坏的水果不少于8万斤,经济损失不小。”张向京说,2020年中国五矿集团又出资300多万元,援建一个智能洗涤分拣包装车间,还添置清洗、打蜡、封箱、糖分检测等设备。
车间的智能设备通过电子称重、图像识别、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脐橙颜色、形状、大小、瑕疵等外在品质进行筛选分级归类输出,每天能完成20万斤产品智能洗涤分拣。
“清洗分拣一车脐橙,以前需要三四十人忙一天,有时候还做不完。”张向京满心欢喜地说:“这条智能清洗分拣线建成后效益大大提高,一车脐橙不到两小时就可以搞定,采摘当天就可以根据订单发出去。”
据介绍,潮砥镇现在每年的脐橙产量可达400余万斤,产值2000多万元。已辐射带动乌江沿岸的德江、思南、沿河等县10余个乡镇上千户农户发展脐橙,成为铜仁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新兴产业。
消费促扶贫 果香千万家
“每年黄澄澄的果子挂满树梢,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石板社区果农张羽松是一名30岁出头开始打鱼,67岁退捕转行的渔民。上岸后,他一心跟着政府发展脐橙产业,开启“靠山吃山”的新生活。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经德江境内的潮砥、共和、长堡等乡镇。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后,像张羽松这样的老渔民,在当地渔业部门的劝导和动员下,纷纷告别打鱼,上岸寻找新出路。
“种庄稼是主业,但收入的头还是打渔。”张羽松说,以前划小船到江里随便撒上一网,就可以打起几十斤鱼卖上几百元。行情最好的一年,他的打鱼收入有9万多元,最多的一天挣过3000多元。
谈及过去的日子,张羽松对打鱼是怀念的。不过,对于退捕上岸的事情,他也想得明白。一方面,要全力拥护生态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发展脐橙产业能有好的销售渠道,家庭收入也比较稳定。
“从放弃打鱼到发展脐橙,岸边的生态越来越好,乌江也得到休养生息。”张羽松笑着说,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响应国家政策的结果。他家有4亩脐橙地,加上到其他园区务工,一年至少有5万元收入。
潮砥脐橙属纽荷尔品种,单价5元至8元一斤,不愁销路。张羽松如今的主要工作,就是穿梭在脐橙林下辛勤劳作。看着园区一批批香甜多汁,色泽诱人的果子被运往市场,他干劲更足。
近年来,围绕“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思路,潮砥镇在脐橙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全面发力,并运用中国五矿集团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等契机,打通产品销售渠道,让林间果子变现为“真金白银”。
“过去以‘提篮小卖’为主,市场前景并不乐观。”潮砥脐橙产业领头人张向京介绍,以前靠零散客人来园区采摘体验,或者批发给商贩走街串巷进行售卖,随着种植规模的壮大,销售难题也随之而来。
2017年以来,在中国五矿集团消费扶贫的帮扶下,潮砥脐橙销路逐渐打开。现在,每到脐橙采摘季,都会收到五矿集团带来的大订单。据统计,中国五矿集团已累计助力潮砥镇销售脐橙100多万斤,销售额达600多万元。
“感恩帮扶单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乡亲们富起来。”张向京说,他们通过集中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将土地交给群众自己管理,遇到技术问题就会及时排忧解难,并帮助他们把自家的脐橙卖出去。
记者了解到,潮砥镇每年还会举行丰收节展销脐橙,去年已是第五届。该镇党委书记张晓林介绍,去年丰收节当天,全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线上线下销售脐橙近6万斤,销售额接近30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通过帮扶单位的助力,德江县已在潮砥、共和、稳坪等乡镇已种植脐橙3万亩,挂果面积达1.6万亩,年产值4000余万元,不仅使荒山荒披上绿衣,也让当地群众吃上生态“产业饭”。
编辑:涂 静
责编:李嘉维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