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德江:“稻+蛙”生态种养殖模式增产又增收
发布时间:2022-10-08 11:26 作者:何佳有 马叶春
字号:

金灿灿的稻穗低垂,沉甸甸的谷粒饱满,呱呱呱的蛙声一片。

 

金秋时节,在德江县合兴镇大兴社区100亩“稻+蛙”生态种养殖基地,一块块稻田四周围起了白色的纱帐,10余名当地群众正在田间收割稻谷,一派繁忙景象。

 

“再往后一点,尺子拉直、拉直!”在工人们将水稻收割完后,德江县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通过现场采收、加权平均等方式,开始对稻田进行测量。

 

“实测基地亩产毛谷达545公斤,黑斑蛙产量不低于900公斤。”铜仁学院副教授刘朋远说,测产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稻+”模式的产量效益和增产增收的情况,现场效果不错。

 

蛙大谷丰,水稻为黑斑蛙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黑斑蛙也会反作用于水稻,有效防治了水稻病虫害,加之水源充足,水稻和黑斑蛙的品质非常好,不少外地客商经常性的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订购。

 

“有机水稻市场价一公斤12元,黑斑蛙一公斤不低于30元,亩产能达3.2万元以上,而且销路完全不愁。”一旁的基地负责人朱浩明笑着接过话茬。

 

“这块地种植的时候都是荒地,经过规划后采用生态种养殖模式,在不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第一年就丰收啦,明年还要接着干。”朱浩明紧接着向笔者介绍到。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产生效益十分乐观,德江县农业农村局更是为当地群众开起了培训班,还带领培训班学员们在测产现场实地了解基地效益情况,借此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殖新模式,解决传统种粮“不赚钱”问题。

 

德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天成表示,带领当地群众实地对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和稻蛙种植模式带来的效益情况,对该技术做进一步推广,全面提高水稻品质和效益,为稳定粮食生产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涂  静

责编:李嘉维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