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德江:开拓村寨新媒体党建 乡村振兴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22-11-24 15:48 作者:
字号:

在贵州,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势头强劲。德江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抢抓数字经济先机,创新开拓村寨新媒体党建,党建引领数字经济焕发蓬勃生机,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头雁领航乡村振兴“动力足”

 

刘杰是贵州省文旅厅派驻德江县大寨村第一书记。

 

2021年进村之初,他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视角拍摄短视频,自费创建新媒体“古村28度”,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播出,与网友分享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视频累计获赞200余万人次。

 

在刘杰的策划下,大寨村依托传统村落和康养避暑胜地等资源,对外打出千重岭、千年树、千缕情“三千”招牌,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贵州千重岭乡村文化旅游节,吸引上万人前来观光旅游。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如今人气爆棚,第一书记刘杰的驻村短视频功不可没。通过拍摄短视频在新媒体定期投放,让外界聚焦村寨、走近村寨。

 

2022年3月以来,刘杰拍摄的《村里年轻人开座谈会》等3个作品被中央组织部新闻办评为“全国优秀新媒体作品”,刘杰也应邀到省市县开展“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培训讲座。

 

驻村一年多来,他多次自发组织乡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学习,组建数字经济、肉牛、天麻、茶叶4个工作专班,立体化、专业化、团队式推进乡村振兴。

 

在刘杰和专业团队的带动下,大寨村党员干部群众纷纷投工投劳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旅游方兴未艾。大寨,头雁效应汇聚强大合力,正以“时不我待”的姿态迈步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航向稳”

 

如何立足现有资源,发挥组织力量,激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动能?德江县立足县情实际,从政策指引、培训指导、激励引导、因势利导等方面做文章,让“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今年以来,德江县找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切入点,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大寨、焕河等村实地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政策、资金、人力上给予倾斜支持,为新媒体人士吃下“定心丸”。

 

为激励新媒体人士干事创业,德江县强化党建引领,依托贵州义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建非公党支部,研究出台新媒体人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方案,将新媒体乡村拍摄基地纳入人才基地建设,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一年来,通过聘请新媒体人士任“名誉支书”“名誉村长”“发展顾问”等,激发他们参与村级建设的热情。同时,将新媒体人士纳入专题培训和调训计划,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人才交流培养,激发新媒体基地发展“源头活水”。

 

2022年,贵州义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命名为“铜仁市新媒体运营人才基地”,依托焕河村创建的抖音号“古村乐乐”知名网红王进红当选县政协委员。

 

不仅如此,德江县还注重实干实绩导向,出台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方案,立足粉丝、点击量、带货量等指标,给予设备、资金奖励支持,“真金白银”为乡村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如今,新媒体党建已成为乡村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社会聚焦乡村振兴“阔步行”

 

作为曾经的西部贫困县,基础薄弱、资源紧缺、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发展的致命因素。

 

为此,德江县以村寨新媒体为“视窗”,记录乡土文化、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日常点滴,对外推介德江美食产品和秀美风光,吸引外来人士消费旅游,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聚焦乡村建设。

 

85后青年丁浪,土生土长的德江人,是德江县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第一人”。自2019年创建贵州义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其县内运营的“古村乐乐”“驻村书记”“黔东农仓”三个抖音号声名远扬,全网粉丝超1000万,为乡村振兴探索独特路径、作出积极贡献。

 

“我想回家乡发展,我能做些什么?”“我是外地人,很想加入你们的团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有没有这个机会?”如今,在抖音号“古村28度”视频作品的评论区,类似的留言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县外人士,也不在少数。

 

在乡村新媒体的带动下,2021年以来,仅大寨村就争取社会资金20余万元、项目资金340万元、扶持资金50余万元,用于推进乡村民宿改造,美化乡村庭院布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如今,大寨村已成功引进民宿运营公司1个、餐饮店2家、商店1家、劳务公司1个、新媒体公司1个,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13人。

 

同样,焕河村乡村旅游日渐火热。2021年以来,吸引游客15万人次,小吃摊、农家乐带动群众增收100余万元,直播带货天麻、花椒、脐橙等农副产品销售额1500余万元。

 

像大寨村、焕河村一样,德江县在煎茶镇新场社区、桶井乡玉竹村等地开设新媒体,拓展新兴领域党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腾飞翅膀,正大踏步前进。

 

编辑:涂  静

责编:李嘉维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