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得乌江两岸绿 迎来青山变金银——看德江县构筑乌江沿江生态产业的绿色效应
发布时间:2023-05-23 16:10 作者:覃冠中
字号:

夏日的乌江山青水绿,勤劳的两岸人民正逐绿兴业。

潮砥脐橙、稳坪青花椒、桶井精品水果等农特产品相继俏行于市,成为德江县乌江沿线人民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时代唤人进,奋斗正当时。近年来,德江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深入践行“两山论”,把乌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在首位,让乌江清水缓缓东流,两岸青山变来金银,让乌江绿色产业真正成为两岸群众发展致富的重要底色。

在去年12月召开的德江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我们要紧扣全力涵养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着力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这一目标为绿色发展定了调,也为德江县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

决心啃掉“硬骨头”誓要荒山披绿装

乌江岸边的德江县桶井乡玉竹村,245户土家居民依山而住,曾经受困于乌江,今朝得益于乌江。

 

“乌江水,波连波,乌江两岸石头多。贫穷日子真难过,望着乌江没水喝。”一曲歌谣,唱出桶井乡大多数村寨曾经的无奈,而玉竹村的昨天却不仅于此。庄稼少、坟头多,乱石嶙峋,人们对这个不毛之地满是失望。

图片

如今的玉竹山风景

近年来,经过桶井乡党委政府和玉竹村民的共同努力,把没有耕种价值的荒山推平改造,誓把水果园区建设起来,玉竹产业园区就此在黔北大山中诞生。

然而,建园初期就遇到了缺水浇灌果树的大难题。为此,桶井乡动员全乡党员干部和玉竹群众,从乌江边背水、拉水到园区浇灌果树,玉竹山第一批果苗得以存活。

为巩固园区发展,桶井乡还利用各项政策,全力完善基础设施,快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步道、游玩设施逐渐完善,村里还积极套种菊花吸引游客,增加群众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桶井乡党委政府和玉竹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玉竹村真正成为了全县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之一,玉竹园区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园区。

图片

德江县瑞丰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继权和务工群众一起栽种菊花苗

“大家抓紧哈,这片枇杷长势可以,这两天争取把草除了、肥施了。”在玉竹村的枇杷基地,今年栽种的80亩枇杷迎来了第一次管护。据玉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覃尚珍介绍,玉竹村正积极利用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机遇,以精品水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为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乌江山水优势,发展好精品水果,积极打造“四季花果香满园·千里乌江幸福村”。

种植精品水果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为此,桶井乡党委政府立足乌江两岸实际,今年还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在乌江沿线玉竹、七里、新滩、金盆种植李子、桃子、枇杷等精品水果400余亩。以玉竹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场坝、高井、七里、新滩等村精品水果带已经形成,让乌江桶井段披绿高山、挂满幸福增收果。

图片

李花盛开的玉竹山山头

乌江两岸风景如画,从玉竹山眺望新滩梦屿,桶井乡正利用乌江风景,厚植两岸绿色产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目前,玉竹现代产业观光园区、新滩梦屿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品尝精品水果,乘坐游船,赏玩乌江风景。借助乌江风景,桶井乡也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新篇章。

种好花椒幸福树绿满山村更富民

沿着乌江而上,在桶井乡上游的稳坪镇金庄村,这两天正是绿意盎然的时候,花椒果树已经挂满枝头、椒香扑鼻。

图片

稳坪镇金庄村万亩花椒基地

然而五年前的金庄村还是乌江岸上的生态恶劣之地,因受乌江深度切割,石漠化严重,多为缺水易旱的石旮旯。在世代沿袭的贫苦中,人们躬耕薄土,一次次燃起幸福渴望,却又一次次无奈向命运妥协。2014年,金庄村支两委在稳坪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反复调研论证,逐渐找准了花椒产业披绿山乡的路子。

这段时间,临空俯瞰的金庄村,昔日裸露的石头只能时隐时现,3000多亩的花椒绿带已取而代之,已然成为村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还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核心区域。

“今年花椒挂果好,是个好收成年。”在金庄村的花椒基地,正在组织群众实施管护的万进花椒合作社负责人冯万芬向记者介绍,金庄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花椒,尝到了花椒产业甜头的金庄人,看到花椒就是看到满满的希望。

图片

九叶青花椒

一石激起千层波。花椒树耐旱,对石漠化治理有效,金庄村花椒产业经验逐步在全镇推广。目前,稳坪镇现已种植花椒2.4万亩,辐射带动群众1500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每年产出花椒达480吨,带动群众务工就业2.6万余人次,年劳务支出200余万元。

“保量、提质、增效是我们镇花椒产业发展之路。”稳坪镇党委书记李海用六个字总结花椒产业后续发展思路。即保住原有种植面积不减少,全力扶持产业主体提升花椒品质,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末端经济。

图片

花椒采收场景

在此基础上,德江县因势利导,以乌江沿线为重点,把花椒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重点推广。制定花椒产业发展方案,还成立花椒产业发展专班,对乌江沿线花椒产业进行重点抓,不断提升花椒产业提质增效。截止目前,乌江沿线的桶井、稳坪、共和、长堡、潮砥五个沿江乡镇共种植了花椒6.6万余亩,带动沿线群众持续增收。

十年坚持心愿得“橙” 乌江之畔果飘香

在乌江德江段的另一头,乌江缓缓流经潮砥镇,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发展福音,沿乌江两岸种植的水果脐橙名声在外。

 

然而,十年前,这片土地受乌江切割太深,土壤蓄水能力较差,一旦天干之年,种植的红薯、玉米产量不高,群众苦不堪言。

如何保护好乌江沿岸生态,又能靠这方水土养活一方百姓?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

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潮砥脐橙基地

2011年,贵州省农科院专家走进新华社区实地谋划产业发展布局,在路边发现一棵橙子树挂果不错,口感也好,专家依据当时的市场行情,提出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脐橙的建议。

受到专家的启发。2012年,热爱这片乌江山水的潮砥镇石板社区居民张向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下,他破釜沉舟,卖掉自家的房子、车子等,筹齐200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新华社区彭家坝的九碗十大盘处集中连片流转500亩土地发展脐橙,开启德江规模化种植脐橙的先河。

经过四年的精心管护,基地第一批种植的脐橙开始陆续初挂果,这让当地政府、群众和合作社看到了希望。

为扩大脐橙产业影响力,打响脐橙品牌,当地党委政府还把每年脐橙开采节定为当地的“脐橙采摘节”。还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和中国五矿集团帮扶机遇,在完善相关配套的基础上,搭上消费扶贫快车,让脐橙走出大山,销售到全国各地。

图片

游客入园采摘脐橙

也正是有了张向京及产业大户的带头,让全镇群众尝到了脐橙的“甜头”。经过十年不断努力,在潮砥镇各村(社区),无论是山坡上,还是公路旁,到处都栽满了郁郁葱葱的脐橙树,1.3万余亩脐橙正在为潮砥镇披上绿衣。全镇16个村(社区)当中,有12个村(社区)的群众参与脐橙产业的发展,脐橙已经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无独有偶,乌江两岸利于发展脐橙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乌江岸边的长堡、共和两个乡镇也抓住了机会,长堡镇长堡社区居民刘权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刘权注册了长堡镇希望农牧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260亩土地开始种植脐橙,经过三年的精心管护,脐橙开始挂果售卖。“脐橙适合乌江沿岸生长,不仅绿化了山坡,还能带动村民增收。”据刘权介绍,长堡社区已经把脐橙选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沿江低海拔地区,动员鼓励农户种植脐橙,目前均已见效。

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潮砥脐橙基地

十年磨一剑,终“橙”富民业。如今,在德江大地,脐橙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曾经的撂荒山坡变成了“金山银山”,脐橙正逐渐成为乌江沿江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

青山绿水,生态富民。事实上,德江的乌江流域,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江沿线乡镇还立足山水相连特点,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发展沿江特色产业。如今,已建立花椒产业11.16万亩、精品水果基地10.5万亩、茶叶面积18.02万亩,一条绿色的乌江生态经济走廊正在乌江两岸渐渐形成,乡村振兴步伐越加矫健。

编辑:舒曼

责编:王凯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