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雾,洒向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家庭肉牛养殖场,牛儿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后发出“哞哞”的叫声,这预示着“牛”劲十足的一天正式开始。
牛的叫声,唤醒了他的主人董仕阳,靠着蒙蒙的光线,董仕阳走进配料房,启动拌料机,待青贮草与玉米粉搅拌均匀后,装进斗车推进牛棚,给他的牛儿添了第一口草料。
其实,早些年董仕阳在外打工。2005年,回乡看到当地肉牛养殖效益不错,又加上长期在外闯荡,早已厌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于是他萌发了在家养牛的念头。
随后,他又到务川、遵义等地考察市场,并拿出在外打工积攒的所有积蓄修建了牛棚,购买了16头架子牛,开启了养牛致富之路。
一晃已快20年。如今,在镇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凭着自身的不断努力,董仕阳的养牛规模已达年出栏量50头,年产值达40万元,家里盖了一幢二层高的新房子,他和家人已“犇”上幸福的小康路。
昔日养牛为耕田,今朝养牛为赚钱。其实,德江肉牛产业历史悠久。早在1979年,德江就被农业部列入全国200个黄牛养殖基地县。2019年,省委、省政府又将德江列入全省10个牛产业重点县。近年来,德江陆续出台了资金贷款、资金补贴、良种培育与引进、草料种植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养牛。
而煎茶镇牧康牛业负责人赵军,便是当地“惠牛”政策受益的养牛人之一,也是德江县乃至周边区县所有养牛人中极具代表的一员。这位从1997年在煎茶集镇卖牛肉汤锅的路边“餐饮人”,经过漫长的磨炼、打拼,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长为今天自种牧草、自育、自养,再到自宰、自开牛肉餐饮店和牛肉干加工厂,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商道”。
“没有党的好政策和时代赋予的机遇,就没有今天的我。”赵军介绍,目前他在德江及周边开了62家“赵氏牛肉”餐饮店,其中52家属于加盟店,10家属于直营店。另外,2014年他还成立了康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出牛肉干、红烧牛肉、酱卤牛肉等多类产品,而“大犀山”牌牛肉干更是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证并畅销全国。
公司已形成循环化、集约化、多元化的产业集群,整个产业覆盖了毛田、松溪、潮溪等村,直接或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解决零星劳动力上万人次,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牛业振兴路漫漫,锚定目标加油干。董仕阳与赵军只是德江县养牛人的代表和缩影。
截至今年,德江县有
1000头以上养殖场5个
500—1000头规模的30个
100—499头规模的30个
规模场带动养牛户达4.38万户
创建省级示范小区1个
养牛示范乡镇6个
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4个
龙头企业20个
发展“牛超市”2个
交易市场1个
全县牛存栏17.56万头
出栏6.14万头
年产值超15亿元
编辑:舒 曼
责编:李嘉维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