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 | 千亩高粱映红老区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3-09-08 09:44 作者:何佳有 王显,实习:田静
字号: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和夏曦的率领下挺进德江枫香溪后,召开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史称“枫香溪会议”。89年过去了,革命的热情依旧在枫香溪这片红土地上赓续延绵。

图片

红色是这片土地的鲜明印记。如今,这片红色的沃土孕育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秋日晴空,万里无云。驱车沿着蜿蜒的沥青路前行,沿线郁郁葱葱。在距离枫香溪会议会址不足10公里的丝毛坝村,千亩“红缨子”高粱长势喜人,沉甸甸的高粱穗丰腴饱满,当地近40名村民分工协作,一边抢抓晴好天气采收高粱,一边利用设备对高粱脱粒晾晒,忙得不亦乐乎。

图片

村民徐绍海作为丝毛坝村土生土长的村民,现如今已在此栖居50年之久,回首过往,仅靠种植玉米等经济农作物为生。但今年,在当地村支两委的鼓励及大户的带动下,他发展了25亩高粱,趁着自家高粱收完之际,也来到了基地务工。

图片

“发展高粱这个产业在我看来是有前景的,就拿今年来说,亩产高粱900斤与亩产玉米900斤的概念是不一样的,高粱的经济效益高了一倍多,而且现在还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徐绍海满意地说。
当地村委为何会选择来发展高粱产业,不选择其他产业来进行发展?
经过一番了解,记者得知了详情。

图片

缘起。2022年,随着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第一书记肖建国的到来,丝毛坝村发展“红缨子”高粱的第一主人翁出现,有了故事的开端。
到来的前两个月,肖建国每天奔走在乡间小路、家家户户之间,了解到当地村民十分淳朴,发现全村产业薄弱,发展局面受限,有近一半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

图片

恰逢天干之年,地里的庄稼缺水,使得农作物产量不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肖建国特意邀请专家来此勘测,对土地进行采样,再结合海拔与当地气候,在专家的建议下试种高粱,发现耐旱的高粱不仅产量要比其他经济农作物高,经济效益也是出奇的好。
这时的肖建国对于村里应该发展什么产业有了初步的思路,但是谁来甚至于谁主动来发展这是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图片

偶然。丝毛坝村发展“红缨子”高粱第二主人翁出现。冉茂江,今年52岁,从小在丝毛坝村吃“百家饭”长大。早些年间,在外从事工地行业,对于家乡一直怀揣着感恩之心,总是想回家发展,带领村里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虽说一直以来在村里的评价很高,但受制于文化水平不高,对于产业发展这一块不太懂,一直纠结应该发展小谷还是高粱时,他找到了肖建国,这是一次来自内心深处的碰撞。
肖建国正愁没有大户带动时,冉茂江的出现让他看见了希望。肖建国推心置腹地讲明了村里能集中的土地只有600亩左右,还有不少土地处于撂荒状态,且长出了杂木,翻耕土地成本很高,但冉茂江坚定了要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决心。

图片

行动。2022年10月21日,为了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获得收益,丝毛坝村两委班子经过调研研判,决定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发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成立了德江县丝毛坝村农牧专业合作社并打通销售渠道,让冉茂江更没有了后顾之忧,自此全面发展高粱的号角吹响。
撂荒地里杂木多,就用人工砍;杂木的根茎多,就用挖掘机挖。就这样一刀一挖下,撂荒土地逐渐显露出来,再利用微耕机将土地进行翻划,组织当地村民种植高粱。

图片

“今年是我们头一年种植红缨子高粱,也与仁怀的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公司对高粱品质要求特别高,前期经过我们精心的管护和科学的治理,也达到了品质要求。”德江县丝毛坝村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冉茂江笑着说,按照目前这个长势来看,预计总产量在90万斤以上。
从冉茂江口中得知,“红缨子”高粱要想有好的品质,除了上述,最重要的还要经过晾晒。在天气晴朗时收割来的高粱穗色要好一点,这样价格就会更高。

图片

现如今,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下,丝毛坝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晒满了高粱,形成一幅美丽的秋日丰收场景,千亩高粱正映红老区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红色土地发展红色产业,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肖建国说,发展高粱产业以来,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提高了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接下来,将探索现代化种养模式,结合“高粱+油菜”的轮作模式,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同时,做好高粱种植产业的相关技术服务,强化收购保障,让村民发展的自信心更强。(记者:何佳有 王显,实习:田静)

 

编辑:涂  静

责编:王  凯

编审:张  辉

总编:陈  俊